Location

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40號8樓
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40號8樓

作品實績

35_00
35_01
35_02
35_03
35_05
35_06
35_07
35_08

煥民蟾蜍山大客廳

  • 本案榮獲第31屆中華建築金石獎「優良公共建設/優良空間活化類-施工組」殊榮。

蟾蜍山自古位處交通、貿易要道,瑠公圳為其提供重要水源。日治時期,挾著自然環境與區位優勢,成為台灣發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地,此時期,日式辦公廳舍與員工宿於此傍山而築,現今仍留有部分建築。國民政府遷台後,選址在此設立空軍作戰指揮部,空軍眷村煥民新村隨之興建,未分配到之軍眷則以自力營建方式於周圍興建家屋,形成列管眷村與非正式聚落共生之特殊型態。隨著台北的發展,蟾蜍山聚落成為新一波城鄉移民的落腳處,包含外省榮民、閩南、客家、原住民等,多樣背景的移住者在此交織多元族群共生面貌。

互助共生及生態共生

蟾蜍山煥民新村的價值精神是什麼?是眷村懷舊文化?還是山城空間意象符號?抑或是陣陣飄香的家戶味道?我們認為這些皆是構築蟾蜍山煥民新村場所精神的典型特質。然而,我們期盼能指認這個場域與其他眷村的差異性。在於煥民的眷村價值精神面相―「共生」,意味互助共生及生態共生。

眷村第一代進駐克難式住屋時惜資愛物、守望相助,形塑互助共生的眷村典範精神;蟾蜍山獨特的山水資源、生態環境,表現在瑠公圳紅蝦、淺山緣山羌、閃閃螢火與陣陣蛙鳴等等。在這緩緩的數十年光陰,煥民村民與蟾蜍山的山林水系,共編出一張緊密的環境共生網絡。

家宅與公共之間 

蟾蜍山大客廳,是第一期修復工程時最重要也是最先被提出來討論的空間,帶有共生意涵的大客廳,反映出聚落有著群體參與又保有個人私密性的獨特習性。

過往的家戶是獨立私密空間,公共空間則是交融開放的場域。將各個具有深遠歷史情感的家戶打通,並將其轉型為公共性空間,是一個很大的抉擇。但是斯人已遠,家戶僅剩下獨留懷念的文化符號,孩子們點燈放炮、長輩串門子話家常的景況已不復見。這樣的空間如何回應「共生」議題便會是我們最大的課題。

察覺村落周邊依然有近百戶住家,煥民新村只是蟾蜍山暫時空缺的一片拼圖,面對當代生活文化與建物活化的公共性,這一片三十九戶的房舍值得轉型扮演的角色。於是,團隊在家宅與公共之間,將「客廳」設定為重要的場所空間,整合緊鄰社區廣場及重要山城階梯旁的三棟家戶為蟾蜍山大客廳,作為當地居民住戶的情感交流場所,也希冀成為台北文化探索者、遊客與居民之間的共融場所。

蟾蜍山大客廳

大客廳的設計除了呼應過往家戶的生活痕跡,也須著重於共生空間的場所回應。首先是地上轉折的磨石子分割線,定位過往家戶分牆之位置;屋頂斜度、高度與比例維持既有三戶人家之形式;門、窗、院、廊、牆之尺度位置不變,但卻增加更多的通透性;既有立面水平吊衣架轉化為烤漆水平鋼板與帶狀透光窗。

當代的共生場所希望創造更多的住戶情感交流,於是在戶外動線交集處,設立了可全部敞開的大面窗與落地玻璃,營造私密與開放收放自如的客廳角落。未來的眷村文化體驗者也會在客廳駐足,無論是演講、展覽還是互動,挑高吸音天花板與可親的木窗吧檯,會是最有效益的空間元素。

串門子展廳與工作室

串門子是眷村家戶典型的互動互助型態,團隊將家戶之間的串接融入串門子的空間行為。透過短邊對開的小門,取代單開式大門,雙手橫拉,串入另一家戶,也進入另一處展覽意境空間。工作室位處於連棟住宅的二樓,團隊克服了不同地面之高差,透過水平串門及室內外樓梯連結,創造多樣化的共同工作空間。

綠牆階梯與屋簷長椅

連結家宅上下空間的樓梯計有室內磨石梯、水泥梯、木梯及戶外梯。設計刻意保留既有鐵梯,透過除鏽油漆、燒焊添補,並保留梯旁的植生景觀,創造綠牆階梯的環境共生風貌。

屋簷下的等候與交談空間形塑了煥民新村的模式語彙―可並肩而坐的長椅。我們在大客廳落地窗外緣,延伸一道可坐可臥的長木板椅,同時也作為落地玻璃的下緣收邊。

自力營造的人文景觀

高低錯落的屋頂與多元材質共構是村內建築的特色,於是團隊在屋頂面維持錯落的天際線景觀,並運用鐵皮瓦、水泥瓦、黑瓦、平屋頂等多元屋頂材質,再現自力營造家宅之材質拼貼與時代演替痕跡。

構築材料除了反映木質門窗,在天花板上刻意顯露的防風拉桿與力霸鋼架,希望交織交錯的白色框架,得以反映自力營造粗曠且細膩豐富的線條感。白框線條與木紋的元素,也應用於一期工程的展覽空間、共同工作間。

樑不見了! 修復自力營造家屋的困境

自力營造代表結構系統、高層差、材料、開口部等因地制宜的多元型式,增添特色的同時,也提高修復過程的難度。因為建築沿著山坡興築,山壁的水壓力常常因為修復時的擾動而灌注湧入房舍之中;因為在過往屋前屋後排水溝上增築新的空間,導致建築下方水系多變難以捉摸;因為像疊積木般的向上錯位增築,導致結構補強位置難以有效判斷。

「天花板打開後,樑不見了!」、「旁邊山壁及地板又湧水了!」、「這座水泥柱是假的,粉刷層內是舊蝕的木頭!」在蟾蜍山的工程現場,不時會傳來一陣陣的呼喊!這些發現都是修復過程中的日常。

團隊於計畫之初投入大量人力測繪每一處空間,修復過程中儘可能保留既有的營建材料,損壞嚴重者則抽換接近那個時代的相同的類似的材質,微損壞的部分採清潔、局部修復。五大管線除了必要之明管,則採用屋前地下埋設方式,使房舍立面有較為清整的型態。

團隊利用既有材料結合新式材料工法,以此維持原有的房屋形式。形式是為了要讓人進來這個空間的時候,可以感受得到過往不同生活情境的張力,以及自力營造的結構性,讓人們透過空間理解眷村生活型態,也藉由空間理解過往乘載這段歷史的時空脈絡。

本案特別關注常民生活記憶與文化保存切入點,團隊從規劃、修復到再利用各階段,一路與住民並肩合作,共同整合社區的實際需求、未來願景,根據居民的生活樣態與需求,打造可在社區聚集住民的活動據點,也讓自然與人共存的山城生活,得以在台北大都會的浪潮沖刷中,保留其獨特的住居樣態。